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毛片微露脸/国产精品中文在线/尤物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入口/午夜国产片 - 粉嫩一二三区

當前位置:首頁  »  社會大愛
就業+托養 他們有了第二個家
時間:2017-11-16來源:中國法治文化 閱讀:10
江蘇省連續兩年將“建設500個‘殘疾人之家’”列為省政府民生實事之一。在去年建成552家的基礎上,今年全省又新增531家,提前完成本年度民生實事任務。很多殘疾人由此走出家門,成為真正的勞動者。

“我要工作”

成為殘疾人最大渴望

“你有夢想嗎?”面對提問,38歲的成宇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:“工作!”

“鳳凰殘疾人之家”設在南京市鳳凰街道鳳凰二村一幢老式三層小樓里,成宇和25名智力和精神障礙者白天有8個小時工作、生活在這里。他們中最大的52歲,最小的16歲。

重度殘疾人,特別是精神、智力殘疾人最難就業,照看他們,拖垮了很多家庭。機構負責人顧靜說,由于家里人日夜盼著他們自立,久而久之,他們內心最大的渴望也就變成了“我要工作”。這幾年,通過培訓和支持性就業,從這里走出去10名殘疾人,與健全人同工同酬。走出去的小薛還回來“講過課”,因為他正式和一家物業公司簽約,持續工作了4年。“這對他們來說,非常了不起。小薛現在是地鐵站的一名保安,我把他樹立成榜樣,很多學員都想成為小薛。”

在這里,支持性就業不僅僅是培訓了之,而是由專業社工陪伴上崗,在新崗位上邊教邊學,等他們勝任后,社工再撤出。后期有不適應的,“回爐”再培訓。實在不能就業的,機構大門一直為他們敞開。這里是他們第二個家,鼓樓區已有11個街道建成運營12個“殘疾人之家”。

很多機構都發生過這樣的“反轉”:一開始殘疾人不愿來,如今來了不想走。今年16歲、患有腦癱的小皓,是南通市通州區李港社區“殘疾人之家”的學員。小皓的父親介紹,兒子讀完小學就輟學在家,不愿出門,也沒朋友。自從來了“殘疾人之家”,有了玩伴,風雨無阻,每天都要來。通州區花園村“殘疾人之家”剛運營時,靠村干部一家家上門動員,現在周末休息,殘疾人也來門口轉悠,希望天天上班。

政府補貼

長期運營還需多元參與

“殘疾人之家”的運營需要場地和專業社工,錢從哪來?

南京最大的保障房社區西善橋街道留出1000平方米的新建社區用房,專門給“睿澤殘疾人之家”使用。公助民營的方式讓這里活力倍增,“一家多能”是其最大特色:一樓是機構運營,設有殘疾人做服務的茶餐廳,還有一個社區快遞收發點,人來人往好不熱鬧;二樓設視聽室、健身房;三樓為全托住宿,洗手間里貼著如何洗臉刷牙、擺放潔具的圖片,實木帶護欄的上下床,像家一樣溫馨。這里一年需要70多萬元的運營費,主要由政府補貼加社會募捐,困難殘疾人由政府托底,正常家庭殘疾人收取每月2500元的全托費。

省內設立的“殘疾人之家”建設和運營都有補貼。省殘聯教就處副處長韓毅介紹,各地都出臺了一次性建設補貼標準:揚州最低補8萬元;常州3萬-10萬元;無錫按新建、改擴建給予10萬和5萬元;鹽城按照輔助性就業人數給予3000元-5000元/人,最高不超過15萬元補貼。后期運營補貼則根據服務就業人次計算。

不過,“殘疾人之家”要想長期運營,還有很多坎兒要過。“建成容易,給他們找活兒難啊!”通州區花園村黨總支書記周繼忠感慨,輔助性就業找的活兒得難度小、安全性高、不能太辛苦、不能急著要貨,這樣的活兒可不好找。

通州區李港社區通過努力,與南通憶盛銘服飾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。企業負責人蔣益群對記者說,剛開始她并不抱希望,就怕他們做事慢,學不會,但這一觀念如今已被扭轉。機構社工從剪線頭的活兒開始教他們,熟能生巧,質量和效率提高許多,到后來連“粘紙盒、翻袖套”之類有點難度的活兒也能完成。蔣益群現在每天都到“殘疾人之家”來送原材料,拿成品。

長效保障

納入公共服務清單

雖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,但宿遷對“殘疾人之家”的投入卻不“欠賬”。截至10月底,當地已建成“殘疾人之家”73個,在建8個,1045人享受免費日間照料,740多人實現輔助性就業。泗陽縣殘聯理事長葛康認為,精準扶貧要就業先行,“殘疾人之家”實現了“兩個解放”,不僅解放了長期被關在家中的殘疾人,還解放了家庭的其他勞動力。

省殘聯理事長高曉平介紹,“輔助就業+托養”的模式讓很多重度殘疾人找到了生活的尊嚴。省殘疾人事業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明確,五年內全省要建設3000個“殘疾人之家”,力爭所有鄉鎮、街道全覆蓋。這項任務也被納入《江蘇省“十三五”時期基本公共服務清單》。

采訪中記者注意到,目前“殘疾人之家”的城鄉差距還不小,農村機構設施和專業社工非常欠缺。通州區五接鎮殘聯理事長夏志煊認為,資金仍是大問題,政府撥款的午餐補貼、就業補助半年發放一次,對剛起步的機構來說是嚴峻考驗。他們希望日常性補助能按季度發放,緩解運行壓力。南通市殘聯教就處處長陳彬提議,將“殘疾人之家”的日常管理經費列入經常性的財政預算,讓有需求的殘疾人都享有基本托養服務的目標早日實現。
Copyright © 2021 法治文化宣傳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17022378號-1
郵編:100071 聯系電話:010-57233353 010-66716031 E-mail:zfwyds@163.com 技術支持:飛信網絡
?